回首頁|
農會介紹
壯圍鄉簡介
壯圍鄉農會沿革
壯圍鄉農會組織架構
選任人員
服務據點
業務簡介
會務部
信用部
供銷部
保險部
推廣部
保管箱業務
金融看板
農會各項金融資訊
法拍資訊
金融卡掛失專線
ATM訊息代碼查詢
公開揭露事項
法定
110年轉銷呆帳資訊
110年度財務報表、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內部控制聲明書
109年轉銷呆帳資訊
109年度財務報表、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內部控制聲明書
108年轉銷呆帳資訊
108年度財務報表、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
107年度財務報表、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
106年度財務報表、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
106年轉銷呆帳資訊
105年度財務報表
104年度財務報表
104年轉銷呆帳資訊
103年度財務報表
103年轉銷呆帳資訊
102年財務報表
102年轉銷呆帳資訊
101年轉銷呆帳資訊
101年財務報表
100年轉銷呆帳資訊
100年財務報表
一般
牌告利率表
新臺幣存放款計息方式
各項手續費一覽表
公務機關查詢及解繳扣押款收費標準
金融卡相關限額
FATCA及CRS個人客戶自我聲明書暨個人資料同意書
休閒農業旅遊
東源農場
旺山休閒農場
新南休閒農園
明鴻溫室果園
綠園有機農場
官記哈密瓜園
金發哈密瓜園
新南休閒農業區
信樂果園
知識分享及宣導事項
24節氣
新臺幣防偽辨識
防制金融詐騙宣導短片
存款保險提高為300萬元
165全民防騙超連結
青年從農創業貸款
政策性專案農貸
聯絡我們
甘酒風味米花釀 l 米花農創館
農產品交易行情站
查詢農漁全國通跨會通提存業務單位
網路ATM
網路銀行
存放款理財試算
最新消息
農特產品
田邊好幫手
e-Bill全國繳費網QR code
農漁會企業內部網站
 
字級大小: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FACEBOOK  |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回首頁> 知識分享及宣導事項 > 24節氣 >
 
24節氣
 
更新日期:2012/9/20
小寒
 

關於【小寒】
  國曆1月6日或1月7日,是冬季氣候的倒數第二節氣,太陽位於黃經285度。與「大寒」相對,代表天氣漸寒,卻尚未大冷,故稱「小寒」。
  據氣象紀錄,小寒絕大多數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當中尤以台灣北部、西部沿海地區更甚。諺語「小寒大冷(音官)人馬安」,即指出小寒時氣溫應特寒冷,如此才順應氣候自然,人畜活得安樂。

播種
北部:菜豆、蘿蔔、皇帝豆、石刁柏
中部:金瓜、西瓜、石刁柏
南部:茄子、冬瓜、金瓜、石刁柏

漁撈
蘇澳:疏齒、釘鮸、棘鬣魚
基隆:釘鮸、次鬣魚、龍蝦(淡水)
淡水:沙魚、狗母、龍蝦、棘鬣魚


    大寒
     

    關於【大寒】
      國曆1月20日或1月21日,為冬季氣候的最後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300度,此時天氣已經到了最酷寒的時候,故稱「大寒」。
      農諺「新年頭,就年尾」,大寒是一年之末,也象徵著一年之始的來臨。每年到了這個時間,家家戶戶皆忙碌著提前準備過年節慶的用品和祭祀活動,以迎接豐盛如意的新年。舉凡如農曆12月24日的大掃除、送灶神;除夕夜一家大小的「圍爐」守歲;過年時大啖各式各樣好兆頭的甜粿、發粿等等,可說是一年中最喜慶歡騰的節氣。

    播種
    北部:胡蘿蔔
    中部:菜瓜、小白菜、匏仔、水芋
    南部:水菜、白芋、蓮藕

    漁撈
    東港:狗母、過仔魚、烏魚
    安平:馬鮫、沙魚、烏魚
    高雄:硼串
    新港:釘鮸、硼串


      立春
       

      關於【立春】
        國曆2月4日或2月5日,春天氣候的首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315度。代表春天來臨,萬物開始恢復生機,是為歲首。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便是農民們開始耕種的好時刻,並根據立春的天氣,以預期未來一年的收成。如諺語「立春落與透清明」,即指立春日如果下雨,雨天便會持續到清明。另外,該天同時也是政府頒定的「農民節」,由此可見,立春節氣對農業社會尤其重要的地位。

      播種
      北部:茄子、番茄、大蔥、牛蒡、分蔥
      中部:白芋、西瓜、胡瓜、甜瓜、鵲豆、雍菜、辛菜、莿瓜、肉豆、蔥
      南部:白芋、薑、鵲豆、萵苣、刁豆

      漁撈
      淡水:鰮魚、鮑魚、釘鮸、沙魚
      基隆:沙魚、疏齒、加蚋魚
      蘇澳:狗母、龍蝦、花飛、沙魚
      澎湖:疏齒、加蚋魚、釘鮸


        雨水
         

        關於【雨水】
          國曆2月19或2月20日,太陽位於黃經330度。此時東風解凍,冰雪溶化,化而為雨,故名「雨水」。此時尤其在北部地區,因會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春雨綿綿」的天氣便特別常見。不過農諺:「雨水連綿是豐年,農夫不用力耕田」在這個忙於插秧耕作的時候,雨水日下雨,才象徵該年會是豐收的一年。

        播種
        北部:米豆、絲瓜、烏豆、辣椒、韭筊、萵苣、石刁、白豆、紫菜、落花生
        中部:番茄、白豆、烏豆、絲瓜、紫蘇
        南部:白筍、蓮藕、石刁、絲瓜、紫蘇、落花生、菜瓜

        漁撈
        新港:釘鮸
        高雄:烏魚、石鯽、釘鮸、鰮魚
        安平:白帶、沙魚、馬鲛
        東港:烏魚、石鯽、鰮魚


          驚蟄
           

          關於【驚蟄】
            國曆3月5或6日,為反映大自然生態現象之一的春天第三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345度。此時春雷初響,各種正在冬眠的昆蟲、小動物將甦醒過來,紛紛出土活動,故名「驚蟄」(ㄓㄜˊ)。

          播種
          北部:胡瓜、西瓜、甜瓜、白芋、薑、落花生、筊白筍
          中部:薑、刁豆、菜豆、落花生、筊白筍
          南部:烏豆、菜豆、落花生、筊白筍

          漁撈
          蘇澳:花輝、目吼、釘鮸、沙魚
          基隆:加蚋魚、釘鮸、鰮魚、沙魚
          澎湖:鮸魚


            春分
             

            關於【春分】
              國曆3月20、21或22日,太陽正位於黃經0度。此時地球南北半球受光均等、晝夜平分,又時值春天的一半,故名「春分」。
              春分與秋分相對,和冬至、夏至並稱「二分二至」,大約制定於殷商時期,不僅是最早的四個節氣之一,也是最早的四季觀念。「春分」時氣候變化較大,氣候尤其不穩定;此後日光時間將漸漸增加,夜晚漸短。農民們忙於下田工作,諺語「春分前好布田(插秧),春分後好種豆」,也特別反映出台灣北部的農業現象,而南部則更早一些。

            播種
            北部:苦瓜、甕菜、菴菜、肉豆、田薯、薤菜、蓮藕、水芋、山藥
            中部:甘薯、田薯、薑、幸菜、水芋、蔥、胡瓜、蓮藕、落花生、肉豆
            南部:荳薯、莧菜、莿瓜、落花生、肉豆

            漁撈
            澎湖:棘鬣魚、闊北、沙魚
            東港:白帶魚、鯧魚、烏鮸、虱目魚苗
            高雄:釘鮸、沙魚、虱目魚苗


              清明
               

              關於【清明】
                國曆4月4或5日,太陽位於黃經15度。此時萬物已經萌芽茂盛,大地出現一片清明的景象,顯得尤其清爽明媚,是為「清明」。
                清明是24節氣當中,其中兩個兼民俗節日之一的節氣(另一個為「冬至」);也是唯一一個根據節氣而定的國定假期。清明節除了是掃墓祭祀的節日,也是人們踏青遠遊的好機會。不過,清明前後較常有雨,故諺「雨淋墓頭紙,日曬榖雨田」:清明節如果下雨,榖雨便會放晴了。

               播種
              北部:刈薯、荇菜、荳薯、莧菜、萵苣、筊白筍、落花生、甘薯
              中部:萵苣、筊白筍、鍋仔菜、大豆、黃麻
              南部:烏豆、黃帝豆、芥菜、大豆、黃麻、白豆、筊白筍

              漁撈
              基隆:疏齒、加蚋魚、鰮魚、沙魚、煙仔魚
              澎湖:白昌、加蚋漁、鰮魚、沙魚、煙仔魚
              蘇澳:飛魚、目吼、鰮魚、沙魚


                穀雨
                 

                關於【榖雨】
                  國曆4月20或21日,太陽位於黃經30度。此時田裡水穗尤其需要充足的雨水滋潤,使穀物茁壯成長。「榖雨」即農民春耕後望雨,雨生百榖的意思。
                  此時台灣最重要的民俗節日,就是3月23日媽祖生。除此之外,榖雨也是春茶採收的盛期,故農諺「榖雨前三日無茶挽,榖雨後三日挽不及」,彩摘春茶的最好時機就在榖雨前後三天。這時茶農一天到晚都要採茶、烘茶,最為忙碌。

                播種
                北部:胡瓜、西瓜、大蔥、甕菜、韭菜、白芋、落花生、甘薯、菜瓜
                中部:蕃椒、菜豆、甕菜、大蔥、蔥仔、黃麻
                南部:豇豆、芥菜、菜豆、甕菜、大蔥、蔥仔、黃麻

                漁撈
                安平:鮸魚、棘鬣魚、虱目魚苗
                東港:沙魚、目吼、虱目魚苗
                高雄:沙魚、鰮魚、烏鯸、白帶魚


                  立夏
                   

                  關於【立夏】
                    國曆5月5或6日,夏天氣後的首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45度。「立」是開始,「夏」是大的意思。此時萬物皆已長大,春天到了尾聲,是為「立夏」。
                    「立夏」是預告夏天來臨之意,不過距離真正酷熱的夏天還有一段時間。而這時候早值的稻子將進入抽穗期,農民也開始忙於防治蟲害的工作了。《汲豚周書˙時訓解》謂:「立夏之日螻蟈不鳴,水潦淫漫。」即指立夏時青蛙(一說碩鼠,昆蟲的一種)如果不鳴,夏季便會鬧水災。

                  播種
                  北部:紅豆、芥菜、黃秋葵、甘薯
                  中部:菜豆、大蔥、大豆、菴瓜、甘薯
                  南部:白豆、烏豆、蘿蔔

                  漁撈
                  蘇澳:飛魚、煙仔魚
                  澎湖:白鰮、龍尖、沙魚、煙仔魚
                  淡水:鰮魚、沙魚
                  基隆:沙魚、棘鬣魚、溫魚


                    小滿
                     

                    關於【小滿】
                      國曆5月20、21或22日,太陽位於黃經60度。「滿」是麥穗成熟飽滿之意,此時田裡的穀物即將結穗盈滿而未全熟,故名「小滿」。
                      諺說「大落大滿,小落小滿」,這時候台灣北部的水稻正植含苞階段,需要大量雨水灌溉。故說雨水充沛,將來的作物就可大豐收。不過,小滿同時也是梅雨季節的開始,此時中南部的水稻則已進入成熟期,農民便需要特別注意疏通排水溝渠,以減低梅雨期間雨水過量對農作物的傷害。

                    播種
                    北部:大蔥、胡瓜、茄子、菜豆、甘薯
                    中部:甕菜、土白菜、薤菜、蒜、白豆
                    南部:甘日小蘿蔔、小白菜、甕菜、越瓜、大豆

                    漁撈
                    安平:鮸魚、虱目魚苗
                    高雄:飛魚、加魶魚、棘鬣魚、虱目魚
                    東港:沙魚、烏鯸、龍蝦


                      芒種
                       

                      關於【芒種】
                        國曆6月5、6或7日,太陽位於黃經75度。此時田裡的稻麥已經吐穗結實,長出細芒,收成在即,故名「芒種」。
                        「芒種」節氣代表著梅雨季節即將結束,悶熱的炎夏快將來臨。同時,「芒種」也是農作物種植時間的分界點,農民除了等待作物採收以外,緊接著的,便又是下一輪秋季作物的播種工作了。有諺說「芒種夏至,檨仔(芒果)落蒂」:芒種前後,南部的熱帶水果--芒果已經陸續成熟,可以採收上市。落蒂,就是果實熟透掉落之意。

                      播種
                      北部:蔥仔、胡瓜、茄子、菜豆
                      中部:茄子、菜豆、土白菜、薤菜、蕃薯
                      南部:薤菜、小白菜、越瓜、大豆

                      漁撈
                      淡水:溫魚、龍尖
                      基隆:卓鯤、棘鬣魚、溫魚
                      安平:鮸魚、煙仔魚
                      高雄:飛魚、棘鬣魚
                      東港:烏鯸、龍蝦、沙魚


                        夏至
                         

                        關於【夏至】
                          國曆6月20、21或22日,夏天氣後的第四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90度。此時作物皆已成熟長大極點,真正的夏天來臨,是為「夏至」。
                          「夏至」是古代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此時北半球受光最多,是一年中白天最長;晚上最短的一天。此後白天將開始縮短而夜晚逐漸增長。「夏至」前後,除了是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日子以外,也是颱風季節的開始。古諺云「夏至風颱就出世」,意思就是說夏天的梅雨期即將過去,而颱風天又隨即來臨了。

                        播種
                        北部:小白菜、櫻桃、蘿蔔、恭菜、金針菜
                        中部:金針菜、土白菜、水芹菜、胡豆、豆仔
                        南部:水芹菜、胡瓜、越瓜、金針菜

                        漁撈
                        基隆:飛烏
                        東港:龍蝦、飛烏、虱目魚苗
                        安平:烏鯸、鮸魚、虱目魚苗
                        高雄:虱目魚苗


                          小暑
                           

                          關於【小暑】
                            國曆7月6、7或8日,太陽位於黃經105度。「暑」是炎熱之意,此時天氣進入盛夏,又尚未達到極點,故名「小暑」。
                            小暑時節除了是吃芒果的盛產期之外,也是農民第二期稻作秧苗、第一期稻作黃熟期的時候,所以有農諺:「小暑小禾黃」。另外,時天氣至此梅雨季已經過去,古時即有皇帝於六月初六,曝晒龍袍的儀式。因此,民間亦形成了於此日把衣服、棉被、書籍等拿去晾晒的習俗,以除去梅雨時節的濕氣。

                          播種
                          北部:菴菜、芹菜、越瓜、甘薯、天王寺蕪
                          中部:胡瓜、菜豆、芥蘭、玉米、夏蕪
                          南部:辣椒、蕃茄、土白菜、夏蕪、天王寺蕪

                          漁撈
                          基隆:飛烏、煙仔魚
                          澎湖:龍蝦、溫魚、龍尖、煙仔魚
                          高雄:飛烏、虱目魚


                            大暑
                             

                            關於【大暑】
                              國曆7月22、23或24日,夏天氣候的最後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120度。與「小暑」相對,此時天氣的炎熱程度到達了極點,是為「大暑」。
                              諺曰「大暑要熱透,才有好年冬」,四季物候按時循進,大暑時天氣夠熱,年底便會有好豐收渡年。然而七月到九月也是颱風季節的盛期,農民必須注意颱風暴雨對農地造成影響。此時正值二期水稻的插秧期,田地對水量需求增加,農諺「大暑大落大死,無落無死」,即表示了大暑時期的降雨量的多寡,對水稻生長有甚大影響。

                            播種
                            北部:花椰菜、土白菜、高腳白菜、甘藍
                            中部:抱子甘藍、芥蘭、冬瓜、甘薯
                            南部:冬瓜、菜豆、黃秋葵、玉米、茼蒿、土白菜

                            漁撈
                            東港:龍蝦、鮸魚、虱目魚苗
                            安平:烏鮸、鮸魚、虱目魚苗
                            澎湖:龍蝦、鰮魚、龍尖、煙仔魚、虱目魚苗
                            高雄:飛烏、鮸魚、虱目魚


                              立秋
                               

                              關於【立秋】
                                國曆8月7、8或9日,秋天氣候的首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13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秋,揪也,物於此而秋斂也」表示盛夏即將過去,萬物生長開始收斂,是為「立秋」。
                                此時屬於亞熱帶氣候的台灣,氣溫仍然非常炎熱,一般需等待至「白露」過後始感覺到秋意爽涼。立秋期間,同時是二期水稻插秧盛期,農民需趕在立秋前後完成插秧工作,以避免二期蹈作末期遭遇冬季低溫時,影響稻穀的生長,減少收成。有諺「立秋無雨最堪憂,萬物從來只半收」,表示了立秋時節若不下雨,該年收成就會不佳。

                              播種
                              北部:烏豆、大蔥、白豆、大豆、芹菜、花椰菜、甘藍
                              中部:茄子、蕃茄、芹菜、芥蘭、甘薯
                              南部:芥菜、甘藍、玉蜀黍、甘薯、奄瓜、越瓜

                              漁撈
                              基隆:棘鬣魚、卓鯤、目吼、鰮魚
                              淡水:鰮魚
                              澎湖:沙魚、龍尖、鰮魚


                                處暑
                                 

                                關於【處暑】
                                  國曆8月22、23或24日,太陽位於黃經150度。「處」是止的意思,「處暑」即暑氣已到此為止,逐漸消去,換上秋意來臨之意。
                                  處暑期間,農地稻作二期的插秧期已過,進入孕穗期;此時同時也是颱風頻繁的季節,颱風常帶來豪雨成災,故農云「不怕七月半鬼,只怕七月半水」,即謂農曆七月半期間除了是鬼門開的日子,更是豪雨極易成災的季節。暴雨連綿對農地作物的影響甚大,故有謂「處暑若逢天下雨,縱然結實易難留」,此時農民們亦應做好注意及防災工作。

                                播種
                                北部:芥蘭、菜豆、八月豆、甘薯、高麗菜
                                中部:蕃茄、辣椒、八月豆、落花生、大豆、花椰菜
                                南部:甘藍、甘薯、花椰菜、落花生、茼蒿、大豆

                                漁撈
                                安平:烏鯸、虱目魚苗
                                高雄:虱目魚苗
                                東港:虱目魚苗


                                  白露
                                   

                                  關於【白露】
                                    國曆9月7、8或9日,太陽位於黃經165度。此時天氣漸涼,清晨時分水氣凝結於植物及地面上,是為「露」;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為「白露」。
                                    「白露」節氣除了是農地稻物的孕穗期以外,也是柿子、水梨、筊白筍的盛產期。不過有云「白露大落大白」:如果此時期下大雨,二期稻物便容易受到嚴重的破壞,影響收成。另外,天氣即將進入深秋,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此時人們亦應特別注意著涼感冒,不要打赤膊,並小心氣候變化。

                                  播種
                                  北部:豆菜、花椰菜、胡瓜、菠菜、甘薯、恭菜、萵苣、辣椒
                                  中部:花椰菜、恭菜、菠菜、蕪菁、萵苣、辣椒
                                  南部:荷蘭豆、白菜、芥菜、落花生、大豆

                                  漁撈
                                  基隆:加蚋魚、卓鯤、赤鱆、鰮魚、目吼
                                  淡水:疏齋、棘魚
                                  蘇澳:硼串


                                    秋分
                                     

                                    關於【秋分】
                                      國曆9月22、23或24日,秋天的第四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180度與春分相對,「晝夜均而寒暑平」,是為「秋分」。
                                      秋分以後,農地的二期稻作已到抽穗末期、早植稻進入成熟期,有言「八月半田頭看」,表示此時看水稻便可知道今年的豐收與否。秋分後天氣漸漸轉冷,所謂「雷聲始收、蟄蟲坯戶、水始涸」,夏天的雷聲逐漸減少,昆蟲陸續回到土裡渡冬,氣候也變得越來越乾燥。過了中秋節以後更為明顯。故有俗諺:「二八月亂穿衣」,就是說農曆二月和八月這兩個時期,天氣正處於季節交替時,出門穿衣便更困難了。

                                    播種
                                    北部:胡椒、蒲公英、馬鈴薯、薤菜、萵苣、白菜、胡蘿蔔
                                    中部:牛蒡、甘薯、大蔥、蕪菁、茄子
                                    南部:西瓜、苦瓜、花椰菜、萵苣、胡蘿蔔

                                    漁撈
                                    澎湖:鰮魚
                                    安平:鰮魚
                                    淡水:烏格魚


                                      寒露
                                       

                                      關於【寒露】
                                        國曆10月7、8或9日,秋天氣候的第五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195度。此時氣溫較「白露」更低,夜寒時水氣漸凝結成露,故名「寒露」。
                                        時至深秋,二期水稻已至抽穗末期,進入黃熟期,即將到了農民收成的季節。農諺有云:「稻那出不齊、牽牛就加犁」,意思是若稻出穗不齊,就得犁掉,無法收成了。
                                        不過,此時也有「寒露麥」,古時農民認為寒露時適合種麥,故得此名。

                                      播種
                                      北部:蕪菁、荷蘭豆、胡蘿蔔、馬鈴薯、豌豆、茄子
                                      中部:茄子、豌豆、白菜、菠菜、馬鈴薯、荷蘭豆
                                      南部:西瓜、苦瓜、馬鈴薯、花椰菜、荷蘭豆、甘薯

                                      漁撈
                                      基隆:卓鯤、烏賊、棘鬣魚
                                      蘇澳:加蚋魚、沙魚、硼串、目吼


                                        霜降
                                         

                                        關於【霜降】
                                          國曆10月23或24日,科天氣候的最後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21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謂:「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天氣愈加寒冷,空氣中的水氣結露為霜,是為「霜降」。
                                          然而,此時候在台灣地區裡,會出現低結霜的天氣並不多,事實上,「霜降」節氣不單是一年裡天氣最舒暢宜人的時候,更是重陽登高、賞菊花的好季節。所以有諺:「霜降風颱跑去藏」,意思是霜降以後,颱風就都藏起來了。此話也不無道理。

                                        播種
                                        北部:馬鈴薯、捲心菜、胡椒、皇帝豆、刈菜、角菜
                                        中部:辣椒、火焰菜、蕪菁、蕃茄、蒜
                                        南部:芹菜、辣椒、蕃茄、蕉青、火焰菜、苦苣

                                        漁撈
                                        淡水:鰮魚、棘鬣魚、龍蝦
                                        高雄:硼串、卓鯤
                                        東港:目賊


                                          立冬
                                           

                                          關於【立冬】
                                            國曆11月7或8日,冬天氣候的第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225度。「冬」者,終之意,「立冬」即萬物活動開始告一段落,是將休息以渡過寒冷的天氣。
                                            此時台灣地區正值水稱的收割期,俗稱「收冬」,稻田空了,需等待下次的播種時期,故諺云「稻成熟,入冬田頭空」。另外,立冬期間,民問有「補冬」的習俗,古人認為冬天的天氣寒冷,需要補充營養以渡冬,故此時麻油雞、薑母鴨、四物等進補食品便開始大受歡迎了!

                                          播種
                                          北部:馬鈴薯、野蜀葵、茄子、皇帝豆、菜豆
                                          中部:蕗蕎、百合、玉蜀黍、胡蘿蔔
                                          南部:西瓜、苦瓜、石刁柏、大小麥、球莖甘藍

                                          漁撈
                                          東港:馬鮫、鰮仔、沙魚
                                          高雄:卓鯤、沙魚


                                            小雪
                                             

                                            關於【小雪】
                                              國曆11月21、22或23日,太陽位於黃經240度。此時大陸的黃河流域因氣候寒冷,開始下雪,小者而未盛,故名「小雪」。
                                              台灣氣候較為暖和,二期稻收割以後,已可開始栽種雜糧作物;而南部的一期稻作在此時也可以開始播種了。儘管如此,有些地區因受到地形影響,東北季風的風勢會特別強烈,如新竹九降風等。另有農諺「月內那陳雷,豬牛飼不肥」:意思是入冬以後應無雷,若真打雷,則表示氣候不順、豬牛六畜易有災疫了。

                                            播種
                                            北部:萵苣、芹菜、胡椒、芫荽、刈菜、高麗菜
                                            中部:馬鈴薯、大蔥、玉蜀黍、甘日蘿蔔
                                            南部:關刀豆、胡豆、甘日蘿蔔、大蔥、玉蜀黍

                                            漁撈
                                            蘇澳:旗魚
                                            基隆:刺鬣魚、疏齒、目吼
                                            淡水:旗魚、刺鬣魚、加蚋魚
                                            南部:刺鬣魚、加蚋魚


                                              大雪
                                               

                                              關於【大寒】
                                                國曆12月6、7或8日,太陽位於黃經255度。所謂「大者盛也」,天氣比「小雪」時更為寒冷,下雪更盛,故名「大雪」。
                                                此時候台灣的北部地區一般因氣候較冷
                                              ,二期稻作結束後,田區便進入休耕時期了。而南部地區氣候較為暖和,故仍可進行一期稻作的育苗工作。「大雪」節氣期間,除了是落花生的採收盛期以外,也是成群結隊的烏魚進入臺灣海峽避寒的時候。故有諺說【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指的就是烏魚群沿著水溫線向南迴流的情形,樂得漁民大呼!

                                              播種
                                              北部:冬瓜、南瓜、扁蒲、捲心白菜、金瓜
                                              中部:南瓜、扁蒲、款冬、蘿蔔、玉蜀黍
                                              南部:西瓜、甜瓜、胡瓜、款冬、扁蒲、玉蜀黍

                                               

                                              漁撈
                                              淡水:旗魚、刺鬣魚
                                              基隆:疏齒、刺鬣魚
                                              澎湖:疏齒


                                                冬至
                                                 

                                                關於【冬至】
                                                  國曆12月21、22或23日,太陽位於黃經270度,與「夏至」相對。「至,極也」,時氣溫到了最寒冷的極點,故名「冬至」。
                                                  「冬至」是古代最早被確立的節氣之一,也是今天深受重視的兼民俗節日。「冬至」時候
                                                ,太陽直射在南廻歸線的赤道上,是一年中白天最短,晚上最長的一天,俗語說:「冬至大如年」,冬至也被稱為「冬節」,此時人們經過一年的辛勞耕耘,便會在這時節休養進補,以恢復生息準備過年,並一家大小在冬至日吃湯圓,象徵豐碩、圓滿。又諺【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古時冬至就是過年,故說吃過冬至湯圓,即代表增添一歲。

                                                播種
                                                北部:皇帝豆、菜豆、蕪菁、蘿蔔
                                                中部:日甘蘿、蔔南瓜、萹蒲、款冬、蘿蔔、玉蜀黍
                                                南部:冬瓜、茄子、蕗蕎、蘿蔔
                                                、大蔥

                                                漁撈
                                                高雄:硼串、過仔魚、沙魚
                                                東港:過仔魚、沙魚、馬鮫、烏魚
                                                安平:馬鮫、烏魚



                                                  更新日期:2022/6/27 上午 10:40:39
                                                  線上人數:10
                                                  今日人數:23
                                                  累積人數:143520
                                                  本網站為財團法人全國農漁業及金融資訊中心版權所有‧最佳瀏覽狀態為 IE6.0 以上‧1024X768以上解析度最佳
                                                  地址:26344宜蘭縣壯圍鄉吉祥村壯五路152號 ‧ 電話:03-9385001 ‧ Fax:03-9388470.E-mail:jwfa.il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