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圍鄉為宜蘭縣的一個鄉,位於蘭陽平原東部。東臨太平洋,又居蘭陽溪之下游,地勢平坦,且土壤屬沙質土壤,排水良好加上日照充足,故以農業為主,特產哈密瓜及青蔥,而稻米的產量更名列台灣三大米倉之一。
壯圍鄉舊名「民壯圍」、「民壯圍堡」,嘉慶七年(1802年)時,由吳沙率眾進入開墾蘭陽平原,後為酬謝有功青壯鄉民,故稱之。1920年,台灣總督府在此設立「壯圍庄」,劃歸台北州宜蘭郡管轄。戰後,改街庄為鄉鎮改稱「台北縣壯圍鄉」,1950年宜蘭縣設立,改稱「宜蘭縣壯圍鄉」,沿用至今。
本鄉物阜民豐,產業以農漁業為主,農業生產依時令季節的不同,春蔥、夏瓜、秋鳥、冬蒜,一年四季呈現不同的田園景觀,尤其是主要特產哈密瓜的生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養豬業,本鄉福昌農場所飼養的種豬不但供應全島各地,也外銷到東南亞各國,為國家賺取了許多外匯。除了物產豐富、景觀優美,四處可見廟殿宮宇,瀰漫著濃厚的鄉土文化風味。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