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會簡介
CIS導入
農會大事記
民國一百年間
民國九十年間
民國八十年間
民國七十年間
民國六十年間
民國五十年間
股部介紹
會務部
推廣部
會計部
企劃稽核部
信用部
供銷部
保險部
資訊部
山腳辦事處
社苓分部
金融資訊
信用部營業項目
活期/儲蓄存款
一般放款
電話語音查詢服務
愛情果園
藺草文化館
藺草館規劃
文化館緣起
台灣工藝之店
藺草的生長與應用
藺草生態
藺草幼苗如何留苗
捋草技術
藺草的種植與收割
青埔倉庫
稻田彩繪區
保管箱業務
各部分機號碼
交通資訊
全國農漁業及金融資訊中心
全國農漁會商城
農地銀行網站
農業知識入口網
金融卡smart pay
 
字級大小: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FACEBOOK  |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回首頁> 藺草文化館 > 藺草館規劃 > 文化館緣起 >
 
文化館緣起
 
更新日期:2015/2/2
 

早從清雍正五年,住苑裡鎮已歸化平埔族道卡斯人(昔稱番婦)浦氏魯禮和納斯烏茂,曾擷取大安溪及房裡溪下游兩岸沼澤地野生藺草、曝曬壓扁編成草蓆、籠頭等用具。

 

  直到明治三十年,當時有總督府苑裡辦務署署長淺井元齡的構想,加上西勢庄婦人洪鴦在編織草帽上的嘗試與創新,並且廣為教導當地民眾做,再加上日本政府的政策推動,才使得這項地區手工藝轉變為以後的產業。「苑裡帽蓆」從日據時代開始,一直以日本為最大的外銷市場,而且也廣受日本人的歡迎。民國二十五年外銷盛時,年銷一千六百多萬頂帽子,佔臺灣省五大特產的第三位,僅次於 糖和米。

 

  臺灣光復至大陸淪陷期間,更是苑裡帽蓆的黃金時代。主要的外銷市場為大陸,當時由於外銷價格高,工資亦高,婦女每日所得高出男人甚多,所以流傳著這首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歌謠,在當時,只要家中有人從事帽蓆的編織,就夠維持整個家庭生計。

 

  民國四十四年,苗栗縣婦聯會理事鄒靖透過蔣夫人,提倡全省童子軍帽改用草帽之後,銷路大增。民國四十五年至五十年年間帽蓆產業欣欣向榮,北到新竹,南至安平皆有從事帽蓆編織工作。

 

  但在民國六十年,苗栗縣帽蓆產銷合作社因漏稅官司纏訟而結束,相關受累公司倒閉,再加上社會變遷及工商業發達,婦女多湧進工廠賺取較多之工資,帽蓆業一落千丈。直到現在,台灣產業外移,以及東南亞、大陸、韓國廉價之草編工藝品傾銷到台灣,帽蓆業之盛況已不復在。

 

  為了紀念這個產業在苑裡地區的文化影響,苑裡農會總幹事鄭炳輝先生發起,並獲得當任農會理監事及地方父老的認同,同意由農會公積金提撥五百萬元,加上行政院文建會的補助五百萬,在苑裡山腳改建了現在的藺草文化館。

 

  藺草文化館座落於苗四十三線與山腳外環新闢聯絡道北側轉角,苑裡鎮農會山腳辦事處新廈旁,為早期農會倉庫整建而成,面積約三三○平方公尺。

 

  文化館的改建是委由李榮築建築師精心設計,並請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副教授趙樹人進行藺草相關文物與資料之蒐集、展示與數位化事宜。

 

  本館以藺草生態及編織為主題,內外設有藺草體驗區、帽蓆文化區、農村古文物展示區、DIY教室



    更新日期:2021/2/26 上午 10:58:12
    線上人數:7
    今日人數:12
    累積人數:80432
    本網站為財團法人全國農漁業及金融資訊中心版權所有‧最佳瀏覽狀態為 IE6.0 以上‧1024X768以上解析度最佳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為公路65號 ‧ 電話:037-862141 ‧ Fax:037-865416